返回首页

陕西咸阳有什么旅游点

来源:www.bhous.com   时间:2021-10-05 23:30   点击: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汉阳陵
汉阳陵,又称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现已建成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陈列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建筑采用下沉式结构,充分保护了陵园的整体环境风貌。在16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着近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1800件文物精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2\唐顺陵:
唐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在咸阳市东北18千米的陈家村南。杨氏死于咸亨元年(670年),以王礼葬。武则天在天授元年(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称为陵。陵园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叫皇城,为方形,四角夯土墙尚存。内城南门二土阙,间距20米,陵底部平面呈方形,边长48.5米,陵高12.6米。经钻探获知,墓道为斜坡形,长28.5米,高2米。墓道绘有壁画。陵前现存石人、石羊、石走狮、石莲花座、华表顶、石础、天禄等石刻30余件。在陵的东、西、北三面各有石坐狮1对,陵北还有石马1对。石走狮和天鹿是顺陵石刻中的精品。石走狮高达4米,体型庞大,造型雄伟,作阔步缓行的动态,整个雕刻气势磅礴,极富质感,被誉为“中华第一狮”。天鹿(又名独角兽)头似鹿,身如牛,有双翅,双翅上雕有美丽的卷云花纹,足为马蹄,尾垂与石座相连,是唐陵中最富有神韵且最温和的石雕,堪称国宝。在外城中部,原立有顺陵石碑,是武则天为其母所立。碑刻于长安二年(702年)正月,系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即唐睿宗)书,字体方正,篆录相兼,系唐代名碑。碑石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毁断成7块,后修复,现藏咸阳市博物馆内。
3、周陵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6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周陵中学内。传说为周文王、周武王陵。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陵北100米处为周武王陵,底部周长285米,高12.3米。两个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

配殿两座及宋以后历代皇帝祭祀周陵碑石40余通。陵园以西2000多株古柏,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周陵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园,位于咸阳市东北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现存有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各一座,木牌坊戏楼一座,献殿一座,配殿一座,历代帝王祭祀碑石40余通及姜太公等西周陪陵墓等,是我国御制祭祀碑文最多的陵园,为“咸阳八景之一”,有“小碑林”之称。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陵北100米处为周武王陵,底部周长285米,高12.3米。两个陵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园以西2000多株古柏,青翠森森。近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周陵进行了全面整修翻新,开发旅游资源。重修围墙,整修在殿、登陵踏步和碑楼,翻修东西碑廊和配殿,泥塑彩绘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像,对文王、武王陵和陵园进行绿化等工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