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村在炎热的夏季给牛避暑,一般就是早出晚归,躲过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火辣辣阳光的炙烤,并搭配其他降温方法。
一般上午十点之前就赶回圈舍,或者在大树林中休息了,如果是圈舍,降温最简单就是喷雾,还可以用风扇,造价高一点的湿风机。
在夏季伏天下午放牛一般在三点之后,高温太热最晚是四点左右,不只是热的原因,因为天热有牛虻,牛虻这个害虫太恶毒,太可怕,牛对它相当恐惧,它在牛身体产卵,幼虫在牛皮下发育长大,一旦被产上卵,你会看到牛身上有芸豆大小椭圆包,上面有小洞,用牙签一挖能扒出蜂蛹一样的牛虻幼虫。夏天野外放牧一般牛都有。
夏天,中午热时,牛虻会集中出来产卵,牛遇上会炸群东奔西跑,圈不住,天热牛也不吃草,所以都差过高温,下午三、四点之后放牛去草场或山坡。
放太晚,特别是天气要下雨或者笫二天变天,连雨牛都会有反应,特别恋食一个劲猛吃,肚子两边全撑圆了也不肯走,往家赶特费劲。
动物进化的天性本能。下午七、八点回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郑州周边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推荐
下一篇:新西兰紫外线到底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