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西春节习俗?

296 2023-12-03 11:12 admin   手机版

一、江西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当中都隆重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江西,春节活动跨度很长,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小年”到次年正月十五“元霄”,这段时间统称为“过年”。

二、江西春节的习俗?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 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 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 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 南昌人对于拜年也是很讲究的。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

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

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体现邻里关系融洽。 在过年期间,初七是很重要的,南昌民谚:“上七大似年。”

因为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初七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糊羹,人们认为,吃了糊羹,象征步步高。 过年的最后一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灯节”。

三、江西的春节习俗?

江西过年的风俗有送灶神、辞岁、贴春联、吃团圆饭、开财门、拜年、上七大似年、元宵节、看花灯。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江西过年正月初一 称“春节”,俗称“过年”。凌晨家家户户鸣放烟花爆竹来接年,祭祖完毕,晚辈向长辈拜年。

江西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送灶神

农村做饭都是柴火大灶,三阶梯式较大的烟囱斗,安有两口大锅,烟囱的最高处专门做有灶神屋,正里面贴有用红纸写的“九天东厨司命府君”灶神贴;神屋外贴“上天作善事,下界保平安”对联,横联为“一家之主”。最低阶位放有香炉和油灯盏,供上香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饭前,要送灶神上天。

辞岁

辞岁是在腊月三十日白天,由家中男丁抽时间到去世的亲人坟前烧香焚纸,年内去世的叫“送灯”,一年以外的叫“辞岁”。

贴春联

贴春联一般由小孩或年青人贴,过去除春联外,还要糊窗户。用白联纸或宣纸将窗户封起来,中间贴一红纸帖,写有“五谷丰登、出方大利、正大光明”等吉祥祝福类内容。

吃团圆饭

忙绿了一年,最最轻松和开心的时刻就是大年三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了。这一天家里热热闹闹,喜笑颜开。当然压岁钱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小孩子最期待的。

开财门

正月初一凌晨开门,叫“开财门”,每家每户对此极为慎重,至初一凌晨,户主首先洗脸,着好衣冠,先向祖宗神位摆供品,点燃香烛,烧纸钱,之后在鞭炮声中大开门户,念叨“恭喜发财”,有的村民开门后,还出门向大利方向烧香作揖、敬天地,这叫“出方”,祈求天地保佑,能在一年里消灾避祸,大吉大利。

拜年

正月初一,幼辈依次向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南昌有句俗话:(南昌话)初一的崽,初二个郎,初三初四老姑丈,初三、初四也有专为亡亲祭拜的。一片红纸,送来送去。只需一件,只需一件,只图形式,不重内容。

上七大似年

南昌人重视上七,这天要好好地吃一顿,还要吃“糊羹”,象征步步高,这天一般举行隆重的敬神活动。

元宵节

(南昌话)“过了元宵罢了灯”,过了元宵,年事活动就基本结束了。(南昌话)“三十晚上的火、元宵的灯”,元宵观花灯、耍花灯、猜灯谜,异常热闹。

看花灯

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寓意新年亮堂堂的。饭桌上肯定有汤圆,象征团团圆圆,不管有钱没钱的,身体健康,一家人团圆才是硬道理。饭后就是散蜡烛了,在房屋外面的四个角落插上蜡烛。接下来就是迎龙进门了,小时候经常去村子各户人家舞龙,图个热闹。

四、2021江西春节安排?

  一、2021年南昌市春节期间“过大年”活动及各项优惠政策

  1、安义古村群景区

  1月22日至2月28日“民宿客房超值特惠”

  2、凤凰沟景区

  1月23日至2月28日遇见百年·五福迎新、“遇见美丽江西,梅时梅刻”抖音话题视频挑战赛

  1月29日至2月28日“遇见乡亲、莓汁美味”、牛气冲天美食品鉴会、“遇见乡音、凤凰茶居”、民宿体验活动

  3、凤凰沟丝绸文化馆、茶文化园、非遗馆

  1月10日至2月5日,2021年终盛典,特产大派送

  1月14日至2月20日,迎新春,送茶礼

  4、原城纪·南昌

  1月1日至2月17日,2021年南昌原城纪新年游园会

  2月5日至2月28日,2021年南昌县迎春灯会

  2月11日至2月26日,“新年采民俗,游园福多多”新春系列民俗活动

  5、江西凤凰山庄

  2月20日至2月22日农副产品展销活动

  2月12日至2月28日农耕文化馆免费开放

  6、铜源峡景区

  春节期间,致敬城市打工人(医疗、环卫、地铁工作者免门票)

  7、滕王阁景区

  2月12日至2月26日“五福齐聚,福运满园”文化游园活动、“盛世中国年”活动

  2月1日至2月28日,景区淡季门票价格(45元)延续到2月底。凡正价购买景区门票的自驾游游客,可通过滕王阁旅游区官方平台预约登记,享受免费停车优惠政策

  全国大中小学生通过“云游江西”平台预约,即可免门票游览景区

  《寻梦滕王阁》成人优惠票价168元/人,儿童优惠票价98元/人

  “滕王阁号”游轮,提前一天预订,可享受票价7折优惠(88元)

五、江西2020春节鞭炮规定?

其实有很多的城市是允许放鞭炮的,不过有一定的禁忌,不是说什么地方都随便放,还有就是允许放但不提倡,所以现在过年大家还是要注意污染的问题,实在想热闹热闹,适当放放也无可厚非吧。

六、江西低保春节补助标准?

江西省将在春节前为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

此次发放的生活补贴共7.64亿元,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江西省第4次在春节前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将惠及全省300多万困难群众。

补贴发放标准为: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每人200元,城市低保对象每人300元,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每人360元。

七、江西春节有什么习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八、江西春节有什么古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2.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4.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王安石《元日》

九、江西春节免门票景区?

春节期间江西的滕王阁,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明月山,通天岩,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八一起义纪念馆,象湖景区等景点都是免费的!

十、江西的春节有什么习俗?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南昌人对于拜年也是很讲究的。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

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

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体现邻里关系融洽。在过年期间,初七是很重要的,南昌民谚:“上七大似年。”

因为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初七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糊羹,人们认为,吃了糊羹,象征步步高。过年的最后一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灯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