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百万庄园家训?
康氏家族深厚的家规家训文化,主要包括:留余家训、康氏家训、楹联匾额等。
康家有一个有名的家训——留余。“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康氏家族第二十代后人康定军:这是我们康家最有名的一句家训,留余。这是当时的主客厅,正上方就是留余匾。留余匾上引用了南宋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句座右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留余”思想要求不可穷尽一切利益归己所有,该舍的要舍,要保持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相伴相生,谋正当利,适可而止。康家祖上把古人的留余思想,作为自己的家教世代传承。这也是康氏家族辉煌兴盛十三代四百多年的一大奥秘。
二、洛阳旅游年票康百万庄园能用吗?
不能用
实行洛阳市旅游年票的旅游景区(点)
1.城市区:龙门石窟(不含夜游龙门)、关林、白马寺、丽景门景区、天子驾六博物馆、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明堂天堂景区、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公园(不含夜游)、四季牡丹展览馆、国家牡丹园。
2.各县(市):玄奘故里、唐僧寺、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张钫故居、龙潭大峡谷景区、荆紫仙山、黛眉山景区、二程文化园、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神灵寨风景区、白云山景区、天池山景区、木札岭景区、鸡冠洞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抱犊寨、蝴蝶谷景区、天河大峡谷、竹海野生动物园、青要山景区、函谷关景区、万安山七彩大峡谷、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3.山西省晋城市:相府庄园、九女仙湖。
4.焦作市:青天河、 神农山景区。
5.济源市:黄河三峡、王屋山、五龙口、小沟背、济渎庙。
6.平顶山市:尧山、怪坡、九峰山、青瓷博物馆。
7.三门峡市:黄河丹峡景区、仰韶大峡谷、仰韶仙门山景区、豫西大峡谷。
由于康百万庄园不在年票范围内所以不能用
三、康百万庄园演出时间?
1 康百万庄园有演出时间安排。2 康百万庄园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演出时间安排,例如夏季大约从晚上7点半开始演出,冬季则从晚上6点开始演出,演出时间大约为1个半小时。庄园还会根据特殊节日制定相应的演出时间。3 还会受到天气和特殊活动的影响,建议在前往之前查询官方网站上的演出时间表,以获得最新准确的信息。
四、康百万庄园老板名字?
又名河洛康家,位河南省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
2、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代,共计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 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刘氏庄园、牟氏庄园)之一。 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五、康百万庄园好玩吗?
好玩。康百万庄园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始建于明朝,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与刘文彩庄园、牟二黑庄园列为全国三大庄园,与山西晋中乔家
六、康百万后人能要回康家庄园吗
康百万后人没有收回康家庄园,现在是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七、泰山旅游人数统计?
据监测,2023年1月23日14时至24日14时,全市纳入抽样调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新业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点、红色旅游景区19家旅游景区景点吸引物共接待游客28.61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3.48%。其中,泰山景区(含进泰山、进岱庙)接待游客4.7982万人次,同比增长146.01%;进泰山游客3.497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93%。
八、扬州旅游人数统计?
扬州共接待旅游人数1.2人次。
瘦西湖景区举办了精彩的游园活动,春节七天乐,每天都精彩;个园水榭草坪上,千秋粉黛兔年贺岁精彩上演,清曲、古筝等一场场充满扬州韵味的表演,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何园景区举办“金虎辞旧 玉兔迎新”春节系列活动,推铁环、踢毽子、跳绳、扔沙包等趣味游戏让游客重拾儿时记忆;茱萸湾动物园举办“百兽闹春、瑞兔送福”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与兔相关的小知识。
九、黄山旅游人数统计?
2月22日,黄山风景区旅游持续升温,全天接待游客18956人。当天上午,黄山山间云雾环绕,好似缥缈仙境,高山、奇松、怪石若隐若现,极具神秘之美。下午,景区迎来中到大雪,游步道、松林、山峰都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来山游客漫步其中,赏雪观景,别有一番情趣。
十、康百万庄园春节庙会时间?
活动时间:1月21日-1月27日。
活动地点:康百万庄园景区
活动内容:
“拾年味、荟非遗、庙会闹新春”。有铿锵激越、激昂磅礴的黄河老腔、飘逸大气的龙腾盛世、身姿矫健的舞狮表演,沉浸体验式节目飘彩选婿、康家蒙学馆等活动,搭配上“百万集市”邀您一起体验一场有年味、有特色、有氛围的“河洛文化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