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旅游视角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是什么样的?
全域旅游这个概念比较大,现在随着手机移动的普及,大家出门旅游都是先在手机上看好要去的景点,然后买票,然后定酒店,找攻略,找美食,或者加入一些当地风俗群,或者去某论坛找同行驴友结伴。互联网确实解决了去陌生地方旅游的一部分困难,但还没到智慧旅游或是全域旅游的程度。毕竟这些东西都是零散的,各个APP拼凑起来的,而且只针对个人游客。
全域旅游在我看来首先是大个平台,里面包含了无数的大数据,从而形成一个综合业态。拿我们做过的内蒙古阿尔山景区为例,刚开始是一个景点要去智慧信息化建设,把所有游客数据收集起来,然后还要能用一套系统来管理阿尔山景点附近的吃、住、行、购等。当游客到达景点后,几乎不必再去东找西找,一个商场或者小程序就涵盖了所有。这是目前景区智慧旅游的一个缩影。
再来聊聊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范围不仅是单个景点,而是多个景点甚至是某个市。它能把所有到达该市区的游客数据汇总起来,分析游客的来源地,游客的消费习惯,游客的入住喜好,游客的性别比例,游客的游玩天数、游客的出行方式等等。背后的这套大数据非常复杂,然后经过系统化分析之后,能给市文旅局总结一些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推出相对应产品,或是对景点升级改造,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全域旅游非常的复杂,简单说吧,当你无意中看到某个景点的广告时,你已经处在全域旅游的大数据里了。每次你在网上搜索,看机票,看酒店,看攻略,看行程等等,这些数据其实都已被记录。这就是全域旅游。
二、1974年,特拉维斯提出什么样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1974年,特拉维斯提出双核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双核空间布局模式是由特拉维斯(Trveis)于1974年提出的。该布局方法为游客需求与自然保护之间提供了一种商业纽带。
这里的双核指旅游接待设施、娱乐设施集中的两个社区,分别为度假城镇与辅助服务社区。该模式为游客需求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在自索 保护区外围建立旅游社区,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娱乐、康体、养生、运动等设施与环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