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阳铁厂的性质?
汉阳铁厂是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二、汉阳铁厂创始人?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1][2]),字孝达、香涛(一说号香涛)[55],时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3],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之洞于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时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并多次署理两江总督。[5]八国联军入侵时,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1909年)病卒,赠太保,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传世。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将其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政治上,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前身)[51]、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47]、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今武汉理工大学[66]、武汉科技大学[67]等前身)、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6]
三、汉阳钢铁厂历史?
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在湖北龟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9月建成投产。全厂包括生铁厂、贝色麻钢厂、西门士钢厂、钢轨厂、铁货厂、熟铁厂等6个大厂和机器厂、铸铁厂、打铁厂、造鱼片钩钉厂等4个小厂。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1892年清政府增拨42万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因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
四、汉阳铁厂是谁创办的?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天津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
道光十七年(1837年),张之洞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张之洞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建立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工业方面,张之洞还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
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张之洞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著有《张文襄公全集》。
五、汉阳铁厂对应哪个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武汉汉阳铁厂是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时期,由张之洞在武汉创办的,是中国近代乃至亚洲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
六、汉阳铁厂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汉阳铁厂是中国内地成立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汉阳铁厂成立于晚期时期的1890年,由晚清著名大臣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
七、创办汉阳铁厂、湖北至布局的是谁?
安庆内军械所是曾国藩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是张之洞创办
八、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一点:鸦片战争以后,晚清的大臣当中,涌现出一批洋务派的大臣。这批人跟过去的满清大臣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再固步自封,而是选择跟西方人学习。不过,他们的学习,也是有选择的。在他们看来,即便是学习西方,对中国儒家那一套东西也不能丢。要学,也是学西方人的工业、科学这些东西。当年这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张之洞提出来的。而在张之洞看来,钢铁,则是西方工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去学习。
第二点:而且钢铁不只是西方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将来的中国,肯定有大用处。如果洋务运动得以顺利推行,那么,可以想出,在洋务派大臣的未来蓝图里,中国一定是工业体系、武器装备不输于欧洲人的国家。而这个蓝图的背后,需要大量的钢铁支撑。军舰、铁路、枪炮,这些都是需要消耗大量钢铁的。张之洞现在建好一个钢铁厂。不仅可以为后来的钢铁厂打下一个模范样本,吸取失败教训。而且,生产出来的钢铁,完全不用担心销路。像福州船政局,他们造军舰的时候,肯定需要消耗不少钢铁。还有新开线的铁路。同样是需要大量钢铁的。在那个时候,钢铁就会像一个必需品。而这种必需品,掌握在自己手中,远远好过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汉阳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至今还在铁路上使用。真的算是高质量产品了。
第三点:张之洞个人的政绩工程。要说汉阳铁厂完全没有张之洞个人的私心,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张之洞的私心,是想在湖北地区,搞出一个新政出来。当年晚清搞洋务运动,算是遍地开花,各地试点。李鸿章搞了北洋,张之洞肯定也不愿意落后。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张之洞是想在广东地区,做一番成绩的。因为他最开始是两广总督,当时图纸都画好了,就等着施工。后来被临时调为湖广总督,这才临时在湖北地区,按照他自己的蓝图,在这里建了起来。准确的说,汉阳铁厂只是他在湖北新政中的一部分。
张之洞在湖北的新政,做了不少事情。在汉口鼓励对外贸易,多跟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赚钱。这使得汉口在民国时期,一跃成为跟上海并肩的一线大城市。张之洞又鼓励外国人到武汉投资,办银行。现在的武汉,还有当年不少银行的老房子在。除了这些,张之洞还修了一道堤坝,彻底的改造了当时的武汉,让武汉可以建房子的土地,多了很多。总之,他的湖北新政,又搞了不少事情。而汉阳铁厂在当时,属于“十里工业长廊”,在当时也是一道景象。
九、汉阳铁厂创建于哪一事件中?
清末洋务运动时代,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工业企业,也是当时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金属铸造、加工企业,设备齐全、车间门类众多,可以说,仅仅从工厂本身的硬件条件来说,是非常可观的。
(汉阳铁厂的标志性建筑,熔铁炉)
不过,汉阳铁厂从兴办开始,就存在着目标不明确,选址不科学,配套等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都与主政者张之洞本身的行政风格有关,即好大喜功、不务实际,工作不扎实。此外,汉阳铁厂工程属于地方督抚推行的项目,没能争取到清政府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导致汉阳铁厂在清代成为了半死不活的花瓶项目。
十、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是民用企业吗?
是民营还是民用,民用的话,织布局当然是,汉阳铁厂的主打产品是枪啊,汉阳造。
肯定不是民用。二者都是官营的,不是民营。-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