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物建筑定义?
1. 文物建筑是指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或科技价值,具有代表性或独特性的建筑物,包括古代建筑、近代建筑、现代建筑等各个时期的建筑。文物建筑可以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色。2. 文物建筑的定义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价值等因素。同时,需要考虑文物建筑的地位和功能,是否具有代表性或独特性等。此外,还需要考虑文物建筑的修复和保护等问题,以确保其保持原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文物建筑包括哪些?
文物建筑,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
三、文物建筑专业就业前景?
前景还是很客观的。
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100%,专业对口率90%以上。多家用人单位来我院洽谈订单培养计划,建立企业奖学金,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为2903元。2013年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250-300人,其中男62%、女38%,2013年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42%、理科58%,近几年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95%-100%)、2012(95%-100%)、2013(90%-95%)。
主要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古建筑的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及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在施工、设计、资料岗位群,从事古建筑工程修、仿古建筑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工作。
四、文物保护建筑规则?
我国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有:
1、修旧如旧的原则。修旧如旧包含四层含义,其一、尽可能利用原物,最大限度保存文物建筑员村部分,尽量避免添加和拆除,现代古建筑保护修复原则更加强调保存母狗建筑原材料、原构建的重要意义。其二,在古建筑中残存的构建能修补用的都要加以修补再利用。目前国内的修补工程这一点都较为注意了。其三,必须替换部分采用同时代其他建筑上拆除下来的旧料,以保持品格和个性。其四,仔细研究维修方案,从设计的角度使维修面尽可能控制在建筑内部,如结构加固,避免对建筑外貌做大的改变,这样的好处在于既加固了古建筑又避免了外部形象的损坏。
2、保证文物本体的原来形制和结构不变。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具体的说就是要保持文物或文物族群的平面布局不变,坚持各个单体文物的内外形制和结构不变。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本体的形制和结构“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弥足珍贵。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必须小心地、尽可能多的原汁原味的保存它。任何改变或新添加的部分,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物本体,都不含那些历史信息,因此也就没有相应的那些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对文物本体的损害,对于后来的历代修缮则应具体对待。
3、文物本体原料不变。这个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尽量少更换原来构件的材料,即维持原来构件的质地、成分、颜色不变;二是在非更换不可得情况下,应采取挖补、榫接、填充和化学加固手段尽可能多的保存原构件,更新新件的材料、质地乃至形式、色调都应与原来相同。
4、不得不使用现代材料是,应该尽量做到隐而不露和尽量烧损及元结构的材料,特别是表面纹饰。对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如水泥等,要注意三点:一是尽量不用或少用;二是迫不得已使用时,要尽量隐而不露;三是实施操作时尽量避免损伤原构件有纹饰的部分。
5、坚持运用原来的传统工艺。文物的原构件能够反映原来制作时的工艺技法,应该仔细的加以分辨。竹、木、牙、角、玉、石、陶、泥等不同质地的起舞加工方式个有不同。如陶泥类要弄清是受捏还是轮制、模制以及施工程序,石木瓦匠活分为官式做法与地方做法的不同、南北地方的不同、师承不同。因此,进行保护和维修时,尽量在操作程序和施工工艺上玉原来的工艺风格流派相一致。
6、有根据复原的原则。修复过程是个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应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对尚存的文物本体出现的破损残缺部分的修复,要掌握有根据复原的原则。当不复原即影响文物的稳定和安全、或严重有碍观瞻、或因构建缺损造成险情时,即应对缺失部分,根据现存构件的形制或同时代、同类型的相同构件加以复原,如建筑物的柱梁他、枋、额、斗拱部分等,这样更能体现文物古迹的原貌和历史沧桑感。对于已经损坏的纪念性建筑物、古建筑等文物,因特殊需要,必须在异地复建或者在原址重建的,应该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原核定公布机关批准。
7、严禁“做旧”。喜新厌旧和追求圆满结局的传统观念在文物古迹维修方面的表现就是修补齐全和粉饰一新。文物价值在于原构原状,包括其表面的色彩和装饰图案纹样。文物没经过一次维修都会迫不得已地、或多或少的更换修补个别构建而造成局部的损失,对其表面图案纹样重描或覆盖同样是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建筑文物维修时最好不要做旧,尤其在表面上的纹饰图案很有保存研究或艺术欣赏价值的情况下。对建筑的修复,罗哲文先生认为我们不必学习西方对文物原构和修复部分新旧分明、强烈对比的做法,可以按照东方文化的创痛做法,对文物建筑修复时“随色做旧”,但又要略有区别,使“乍看起来不刺眼,仔细一看有区别”。
8、保持与文物本体相协调的环境风貌。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文物本体周围保留部分原来的环境风貌,哪怕是小部分也是弥足珍贵的,应该原汁原味的保留,切不可因修整而失真。如古城传统的轮廓线和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路格局、古街道对景、古塔等古建筑设计的实现走廊、文物古迹周围的河湖水面和道路等。二是若文物本体周围的环境风貌已经无存,不协调的建筑充斥其间,对此应分期逐步恢复与之协调的环境风貌。
五、历史建筑与文物建筑的区别?
1.两者定义不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文物建筑为通俗叫法,与法律条文对应的是不可移动文物。根据《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为以下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2.两者的主管部门不同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文物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公布、保护图则编制等相关工作,建设主管部门应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进行。
3.两者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
文物建筑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历史建筑主要适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
六、北投文物馆旅游攻略?
结论:北投文物馆是一处值得旅游的景点原因:北投文物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是一座集合了各种文物和历史资料的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来自历史各个时期和地区的珍贵文物和展品,同时还能够领略到传统的文化气息。内容延伸:旅行北投文物馆有几个攻略需要注意。首先,提前规划好行程,根据当天展览的特点和时段来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游览。其次,如果可以,最好雇佣一名当地的导游来带领我们游览,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馆的历史和背景。最后,不要忘记带上一些零食和水,因为在文物馆内可能没有卖食物的地方。
七、哪年的建筑是文物?
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八、历史建筑属于文物吗?
两者定义不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根据《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所以历史建筑不一定是文物
九、建筑文物内可以改变吗?
不可以完全改变,但可以进行适度的改变。1.建筑文物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完全改变会破坏其历史痕迹,丧失其文化和艺术魅力。2.在适度的限度内,一些复原修缮和改善环境条件等改变是可以的,以保护文物并展示其魅力。例如,修缮工程中可使用与当时相似的建筑材料,并充分考虑其历史价值和文化背景。3.建筑文物也需要有活力和被使用的时候,合理的功能改变和利用是可以考虑的,比如可以把一些文物改造成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院校等文化机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但这种改变必须要保证尊重文物本身的特性,并且不影响其保护和使用。
十、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理念?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这是文物保护法给出的定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