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全域旅游新趋势:探讨全域旅游实践案例
引言
随着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理念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将探讨国外全域旅游的新趋势,通过具体的实践案例分析,为读者深入了解全域旅游提供参考和启发。
挪威:从自然景观到当地生活
在挪威,全域旅游注重的不仅是著名的自然景观,如峡湾和冰川,更关注游客与当地人的互动。游客可以参加当地家庭的聚餐活动,体验挪威传统的捕鱼和制作奶酪的方式,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挪威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全域旅游实践不仅促进了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也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和文化交流上的益处。
日本:体验传统文化与乡村生活
日本的全域旅游项目着重于提供深度的文化体验,不仅限于热门城市,更专注于乡村地区。比如,在日本乡村地区,游客可以亲身参与传统和工艺品制作,学习茶道和日本园艺,体验日本传统服饰和居住方式。这种全域旅游实践让游客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促进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法国:探索地方美食和手工艺品
法国的全域旅游项目注重于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美食和手工艺品,而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可以参加法国美食烹饪课程,学习如何制作传统美食,参观当地手工艺作坊,亲身体验法国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这种全域旅游实践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发展和展示自身传统技艺的机会。
总结
通过挪威、日本和法国的全域旅游实践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全域旅游的新趋势,更加注重于提供深度的体验和促进游客与当地社区的互动。这种旅游模式不仅丰富了旅行体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未来,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不断推广,相信会有更多国家和地区加入到这一全球旅游发展的潮流中来。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能对您对全域旅游有所帮助。
二、全域旅游规划案例与普通的旅游规划有什么不同?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旅游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旅游规划要求从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的综合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因此,旅游规划必然要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统筹全局,为旅游实现提供指导性的方针。
而旅游规划案例则是经过旅游规划评审后,对旅游规划项目的的旅游发展解析。
三、论述全域化旅游目的地发展?
旅游是为了放松一下见一下各种各样的风俗民情,偶尔一处显的有特点,如果都是景区,光是建设和后期维护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的财富
四、全域旅游性质?
全域旅游就是要用开放的发展理念,去掉行业门槛、割除行业藩篱、打破行业边界,向全社会开放资源、开放市场、开放服务,让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都能够参与旅游业发展,能够在旅游业发展中拥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机制和意识氛围。
只有在这种开放理念指导下,“旅游+”“+旅游”作为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才能得以实现。从本次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验收过程来看,开放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基本理念。
五、全域旅游简写?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全域旅游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使旅游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六、全域旅游概念?
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七、影视旅游带动旅游地发展的案例?
有。1. 首先,影视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形态,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从而推动旅游地区的发展。2. 以中国为例,一些具有影视拍摄历史的旅游城市如无锡、葫芦岛等,在影视旅游的带动下,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景区如太湖、风景区更是在影视作品中曝光,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推动了当地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3. 同时,影视旅游也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增加旅游地区的知名度,带动各种衍生产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影视旅游对旅游地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全域旅游创新点?
全域旅游是单个景点到全域旅游目的地的转变;是传统门票经济向全域全产业经济的转变;是单个旅游运营商单打独享向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转变;是传统的旅游设施完善到全域思维下旅游设施的通盘考虑的转变;是旅游服务到整合全域公共服务的转变。
全域旅游的“全”,是全空间配置、全产业统筹、全时空打造、全要素考虑。在全域旅游规划中,一方面要“盘活存量”,提升产品质量,升级产品体验。
九、如何发展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指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目标。以旅游为导向,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对国土资源整理、资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处。统筹各方力量,全域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将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二、以全域旅游理念指导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旅游可以加快城乡之间的互动融合和统筹发展,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互动交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来指导一个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在布局上将更为合理。
(一)战略规划上的必要性
截至目前,我国有184处5A级旅游景区;12 163家星级饭店(其中四星级酒店2 424家、五星级酒店808家),在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14.11亿元。但尽管如此,我国的旅游业仍存在散、小、发展不均衡、亮点不多的问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旅游缺乏一个统揽全局的总体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没有清晰的思路。因此,我们要借用专家和群众的智力,通过编制规划,明确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实施路径,避免在发展道路上走弯路。因此,把“全域旅游“提升到战略定位的层面上十分必要。
(二)行业转型升级上的必要性
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已到了一个层面,只有第三产业的空间还未全面发挥出来。
据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课题组2015年7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4两年旅游产业对GDP直接贡献都超过7%,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都超过10%;旅游产业间接带动增加值超过15 000亿元,对GDP增长拉动点数在1%左右,对GDP增长率贡献超过10%;在间接带动各产业中,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中交通运输、住宿、旅游购物、餐饮等四个行业对旅游业增加值贡献近90%。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大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是我国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稳增长保运行拉动投资消费的需要。
(三)旅游者需求上的必要性
旅游消费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全域旅游发展要适应城市群发展的需要、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达到道路建设风景化、交通体验休闲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效果;要利用“互联网+”把智慧旅游项目包装成大项目,从交通和信息上最大程度地方便游客,从而带动投资。
全域旅游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更能发挥旅游的导向作用!如果我们工作的重点仍然局限在景区景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宏观效果都会受限。要用全域旅游的概念,布局旅游产业发展,发挥全域旅游对生产要素布局的导向作用。”只有通过全域旅游才能合理配置资源。旅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水平,对资源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
三、以“全域旅游”指导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涵盖了多个层面,荟萃了古建筑、陶瓷、民俗、宗教和边塞等多种文化,具有不可限量的开发价值。
(一)“游”
有数据显示,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5万美元,50%以上的居民进入中等收入之列。如果居民人均年出游超过5次,全国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人次,旅游将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性消费。
(二)“住”
我国现有12 163家星级饭店(其中四星级酒店2 424家、五星级酒店808家),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14.11亿元。此之还有众多的民宿,为我国旅游出行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三)“行”
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中国出境游市场首次过亿,达到1.07亿人次,已连续两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客源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境游消费国。预计2015年,出境游人次同比增长16%以上,客源将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延伸。
(四)“旅游+”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的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旅游+”也有效地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关于旅游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消费层面,旅游同样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增长点;是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增长点。
推进“旅游+”,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一业促五化”,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网络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
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将有利于各行各业统一发展。以旅游为导向,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同步推进,对国土资源整理、资金投入整合也大有好处。统筹各方面力量,全域发展旅游事业,旅游业将成为一项民生工程
十、什么叫全域旅游?
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简单来说,全域旅游就是一种主人翁发展理念,并开始自觉地用“旅游学”的视角来审视旅游的本质和内容,从而构建旅游学科体系。
主人翁意识是指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要主动融入中心,纳入主流。多年以来,业界一直强调“旅游服从大局”,后来讲“旅游服务大局”,实际上无论是服从还是服务,都是在将旅游边缘化,都是作为客人在听从主人的吩咐。
现在全域旅游要求“旅游构建大局”,当然,是指旅游要做“主人”。目前形势下,一要服务工业化,二要促进城镇化,三要推动国际化,四要拉动新农村建设,五要改变人们生活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后旅游作为“主人”还要考虑得更多更广。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